top of page
聲音肢體 — 提升表達力
聲音肢體 — 提升表達力
聲音肢體
聲音肢體
Annieteaching教學部落格的分享,除了自己的發想外,也受諸多老師的啓發,許多活動尚有須改進的地方,敬請不吝賜教。
技高國文|教學活動|小小點子
-
盲從實驗
—文化教材
一傅眾咻
孟子謂戴不勝曰:「子欲子之王之善與?我明告子。有楚大夫於此,欲其子之齊語也,則使齊人傅諸?使楚人傅諸?」
曰:「使齊人傅之。」
曰:「一齊人傅之,眾楚人咻之,雖日撻而求其齊也,不可得矣;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,雖日撻而求其楚,亦不可得矣。子謂薛居州,善士也。使之居於王所。在於王所者,長幼卑尊,皆薛居州也,王誰與為不善?在王所者,長幼卑尊,皆非薛居州也,王誰與為善?一薛居州,獨如宋王何?」
《孟子》中的「一傅眾咻」,是文化教材選文中常見的文章。
講的是環境影響學習的重要性,最後凸顯要成為善人,就必須處在充滿善人的環境中。
不知道大家都怎麼處理文化教材的教學呢?
為了不讓文化教材成為「教條式的宣導」,
推薦大家用這個「盲從實驗」開頭,讓學生真實體驗自己會受「環境」的影響,
進而懂得判斷環境、做出適當的選擇!
一、課前準備
二、實驗開始
老師秀出PPT告訴同學,要測試大家的反應能力。
並解釋PPT規則,請受試者待會要選出正確的答案。
假裝徵求受試者,選擇5位暗樁+一位天真的同學作為受試者。
暗樁按照說好的,不斷選擇錯誤的答案,這時就可以觀察,那位天真同學會如何選擇XD
V.S.
?!!
三、實驗結果
天真的同學/真正的受試者,一開始都會選正確的答案。
但當發現自己都跟別人不一樣時,就會開始和 暗樁們一樣,不斷選擇「錯誤」的選項。
盲從實驗成功!
(本實驗操作至今都是本結果)
四、實驗反思
1.詢問真正受試者
2.詢問其他同學
Q為何要選擇錯誤的答案?
Q過程中你有什麼想法?
Q你們覺得實驗的真正目的是什麼?
Q在日常生活中,也有被這樣影響的經歷過嗎?
3.點出「盲從」
播放YT影片,說明從眾的心理與影響

4.「從眾」反思
Q「盲從」是不好的,但「從眾」一定是不好的嗎?
【學生回應】
從眾優點
-
跟從合理適當的意見並非全然壞事
-
考量眾人的意見後,只要自己也有想清楚,從眾不是壞事
-
如果周遭人都比自己還客觀、有邏輯的、會做出適當判斷的,那麼聽眾人的意見似乎也沒錯
從眾缺點
-
如果是盲目跟從別人的意見,自己沒有思考過,那就不好
-
別人的想法如果也是未經思考的,那就會造成不好的結果
-
有時候「跟風」,像被網路風向帶走,反而會因此傷害他人
五、回歸課文
透過這個活動引起動機後,再回歸課文來解讀,同學的理解力會大增!
老師最後提問:課文對「從眾」有何看法呢?
➜ 學習層面:在不當的環境下學習,效果不彰。
➜ 為人層面:若周圍都是善士,自然影響善王善政。
正因我們了解了環境/大眾的影響力,
在接下來的每個選擇中,請多多反思:
這是我自己這麼想的,還是別人影響我的?
在思考中,選擇最適當、良善、合理的舉措,
並判別環境對自己是否有助益,
才能真正在生活中落實這課的精神唷!

〔照片故事〕
老師:下課前最後來張大合照吧!
(暗樁們照說好的突然坐地板上)
(全部人看著真正的受試者會如何反應XD)
(真正的受試者在明知自己盲從的情況下
仍然忍不住跟著坐下)
太可愛了啦XDD
bottom of page